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将所学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我校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为目的,组建300余支实践团,4000余名学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
踏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血脉
生物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王磊带领20余名学生结合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前往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国工业博物馆和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学院其余16支党史学习教育团队,从贵州的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到河南的二七纪念塔,再到辽宁的辽沈战役纪念馆……从祖国的西南到祖国的东北,一路追寻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红色印记。
食品学院联合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7月9日、10日,实践团到延边博物馆、延吉市朝阳川勤劳村和延吉市公园街道园纺社区开展了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等活动,重温人民英雄们为稳固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奋斗历史,深刻领悟延边人民在抗战时期的红色革命精神。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组建实践团队赴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强化责任意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拼搏,扎根中华大地,奉献青春力量。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实践团队,分别前往丹东、锦州、本溪、沈阳、抚顺等辽宁红色“六地”参观学习,亲身感受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的魅力。实践团成员用自己饱含深情的声音讲述九一八历史事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抗美援朝历史事件中的英雄主义精神、雷锋事迹中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中国工业发展史中的奋斗拼搏精神,并以微视频形式让青年学子能够深刻感悟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艺术设计学院组建实践团队,队员手绘“九·一八”纪念馆、“抗美援朝英雄纪念碑”“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明信片,并在对应地点同框打卡,录制“九·一八”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主题微课,讲述对应地点发生的党史故事。
南安普顿国际学院组建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寻访实践团,赴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国工业博物馆及英雄故事体验馆等多地参观实践,进一步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聆听英雄的先进事迹,学习感悟六地文化,传承六地精神。实践团同学通过了解中国工业历史的变迁,沉浸式感受工业文化和宝贵的工业精神及一代代劳模的奋斗历程。
生物工程学院青年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分别到沈阳偏堡子村、朝阳大城子镇、盐城徐王村、周口王店乡豆丁农场、菏泽定陶吕沟、遵义九坝镇水河村、南阳方城县房山村等多地,参与爱心助学、普法宣传、助老助残、农村文旅宣传等。“‘鲁’幸福实践队”在暑期申报参加了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组织开展的“SKSUNNY幸福行动”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团队前往山东菏泽黄店乡黄南村开展了追忆红色印记、乡村农产品调研推广以及向村民进行生态环保和防电信诈骗宣传等活动,为乡村文化建设出力献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
南安普顿国际学院组建绿色梦想乡村振兴实践团赴大连市金州区登沙河街道南关村开展实践,通过大棚支农,体验了蔬菜采摘过程,学习耕作技巧。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蔬菜分拣、处理、打包等方面的知识。队员结合专业特长,参与在当地单位的宿舍楼进行的墙绘创作活动,在墙壁上绘制了符合该公司特色的图案。
走进非遗技艺,传承历史文脉
服装学院组建“唐彩现世”实践团,到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南石山村通过走访群众以及采访传承人等途径了解了唐三彩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和需求,与唐三彩烧制技艺第六代传承人高哲老师学习,并亲自体验了唐彩制作的工序。实践团的各位同学更加坚定了探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希望更多人关注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当代青少年对于非遗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支教润心筑梦,助老传承美德
食品学院组建“小候鸟不等候”团队申报了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组织开展的“SKSUNNY幸福行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并成功获批。7月下旬,团队立足于乡村教育实际情况和未成年人教育需求,对大连市大辛寨子社区“小候鸟驿站”的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儿童等群体,开展了食品营养安全小知识科普、职业生涯角色体验、情绪压力疏导等助学实践,丰富了特殊儿童群体的暑期文化生活。
为传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组建团队到大连市甘井子区社会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给老人们送去了青春的蓬勃朝气和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真情与温暖。实践队员们为老人们打扫卫生,为福利院的老人们讲解健康知识,认真聆听他们讲述往事。
管理学院成立支教服务团队,积极参加共青团浑南区委员会发布的乡村儿童关爱项目,到沈阳市唯一一所希望小学开展支教服务。实践团成员与乡村儿童相知、相识、相伴、相长,以真诚的姿态传递期盼,以热忱的态度表达祝愿。
南安普顿国际学院组建星之筑梦心灵驿站团队赴太原天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了“扶贫济困,敬老爱老”活动、关爱残障人士活动。
我校将继续引领青年主动担当作为,强化“辽宁振兴”意识,发青年之声、献青年之志、聚青春之力。敢于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基层一线中,在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实践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业绩,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壮丽青春篇章!